在一座诞生仅40年的城市,“城市更新”却成为空间发展与治理的核心关键词,这一城市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划变革过程,值得这座城市的规划从业者们记录与思考。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幸亲历了深圳城市更新制度体系从摸索、酝酿到建立、完善的全过程。回顾过往,深圳的城市更新与城市更新规划有太多的项目、事件值得总结与反思,它的丰富度和厚重性不是简单的政策法规文件与技术规范可以概括的。站在实践者的立场,我们自觉有责任向读者、向同行交待深圳城市更新实践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促使我们把深圳的城市更新故事讲出来的巨大动力。然而在繁重的规划设计工作之余,如何将这些故事整理好、讲得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小挑战。自本书起笔至今,著述披阅近十载,增删改写数次,为此凝聚了数十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热情和心血。
本书以深圳城市更新探索与实践脉络为总体线索,共分为3个板块、9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它将城市更新置于深圳城市发展的历史图景中,展现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城,其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演变之间的必然联系;第2章至第7章为主干,它纵贯了深圳城市更新的理论基础、实施评价、制度体系、规划案例等多个维度,可令读者了解深圳城市更新的全貌;第8章和第9章为讨论,这一部分对深圳城市更新的目标、体制和效应进行了客观反思,继而基于对多方面需求的判断,提出我们对未来城市空间发展与治理的思考。
本书既是一本面向城市规划与管理相关从业者的理论读物与制度、政策、技术和案例手册,也是面向非专业大众的普及读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对深圳城市更新的认识与见解。
目录
第1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
1.1 深圳:一座超级生长的城市
1.2 城市更新的缘起与发展
1.3 城市更新的推动力
第2章 城市更新的特征识别
2.1 城市更新的共通特征梳理
2.2 我国典型城市或地区更新探索要点
2.3 深圳城市更新的三大特征:市场化、协调化、法制化
第3章 城市更新案例回溯
3.1 华强北:“三来一补”工业区的持续转变
3.2 大冲村:从城中村到“华润城”的谈判之路
3.3 蛇口工业区:从建城到营城的“蛇口模式”
3.4 金威啤酒厂:市场机制下城市记忆留存的探索之路
3.5 湖贝村:“去留之争”和“公共利益”的认知与实现
第4章 城市更新的实施进展
4.1 整体进展
4.2 综合效应
第5章 来源于丰富实践的城市更新规划技术改良
5.1 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的展开
5.2 市区两级城市更新五年专项规划的控制与指引
5.3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详解
5.4 片区层面城市更新统筹规划实践
5.5 城市更新规划的制度建构
第6章 可生长的城市更新政策创新
6.1 城市更新政策的历史演化与现行政策体系
6.2 城市更新政策持续创新的重点领域
6.3 城市更新政策实践的主要特征及价值导向
第7章 多元主体协调博弈下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完善
7.1 市区两级城市更新管理体制的建构
7.2 政府统筹协调和综合服务机制的完善
7.3 多方参与者的互动响应
7.4 协同机制的生成
第8章 永不止步的城市更新变革
8.1 多元化产业创新生境培育
8.2 本土特色与活力营造
8.3 实现公共利益供给创新
8.4 构建包容共享的社会生境
第9章 城市更新与未来城市
9.1 深圳城市更新制度的创新与展望
9.2 未来城市对深圳的期许
9.3 城市希望:想象力与创造力